社會研究方法
關秉寅
信度與效度
構念是指將一些觀念,事實或印象有系統的組織起來後,所形成的概念。
信度有三種:
研究者常用折半法(the split-half method)來做此種信度的分析。其作法是將測量同一構念的多重指標隨機分成兩組後進行測量,然後判定是否兩組指標得到相同的結果。我們可以用如Cronbach's α這種統計方法來做此種信度分析。如果多重指標有相當的信度,我們就可利用這些指標來建構量表。
另一種同等信度的特殊分析方法是做編碼者間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的分析。當我們用多位觀察者、評判者或編碼者時就可用此方法。其目的是檢視不同的觀察者或編碼者是否彼此間的意見一致。
3、如何增進信度
5、效度是指概念定義(conceptual definition)及操作化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間是否契合。因此,當我們說一個指標有效度時,我們是在特定目的及定義的情況下做此判斷。同樣的指標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可能有不同的效度。
測量的效度比信度難達到。因為構念是抽象的,而指標則是具體的觀察。我們對於一個測量是否有效度並無絕對的信心,但可判斷是否比另一測量更有效度。測量的效度有四種類型:
─ 說明構念定義的內容
─ 從此定義所包含的區域或部份中做抽樣
─ 發展指標將定義來連結定義的這些部份
─ 併行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一個指標必須與既存且已被視為有效的指標相關連。
─ 預測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一個指標能預測在邏輯上與構念相關的事件。此指標與預測的事件是指向同一構念,但又有區別。這和假設測定不同。假設測定是一個變項預測另一不同的變項。
─ 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當測量同一構念的多重指標彼此間聚合或有關連時,就有此種效度存在。
─ 區別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此種效度也稱之為分歧效度(divergent validity),與聚合效度相反。此類效度是指當一個構念的多重指標相聚合或呼應時,則這個構念的多重指標也應與其相對立之構念的測量指標有負向相關。例如與「政治容忍」相關的多重指標應會與「政治不容忍」相關的多重指標間有負向相關。
從我的 iPad 傳送
<scwchan12@gmail.com>
日期: 2013年12月09日 下午7:11:12 [GMT+8]
收件人: cwchan@ipm.edu.mo
標題: 信度,效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